

这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观察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双眼植入ReSTOR+2.5D和ReSTOR+3.0D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研究共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5例,分为两组,均由谭吉林院长完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观察组56人,行联合植入;对照组49人,双眼植入ReSTOR+3.0D。术后3个月检查两组患者双眼裸眼视力,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并填写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裸眼远视力和近视力无显著差异,裸眼中距视力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术后3月双眼裸眼视力比较
从离焦曲线可以看出,联合植入有更广的视程范围。
术后3月观察组的离焦曲线
术后暗视对比敏感度观察组较好,P<0.05;
术后3月双眼裸眼视力对比
术后两组病人产生眩光,光晕等光干扰现象的情况均较低,无显著差异,P>0.05;
在看电视和看手机方面两组的脱镜率无差异,在看电脑方面观察组的脱镜率高于对照组,P<0.05。
谭吉林院长在2019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上分享联合植入经验
谭院长还强调联合植入医生应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术前需对病人进行仔细评估,除了检查病人有没有角膜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还应注重对病人瞳孔大小和术后残留角膜散光的评估,充分沟通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和需求,以帮助病人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对于多焦晶体植入术,术前瞳孔过大(暗光下瞳孔>5mm)的病人可能对光干扰较敏感,术前瞳孔过小(正常光线下瞳孔<1.5mm)的病人可能术后由于衍射环暴露不够而导致看近效果不理想。且预期术后残留散光应<1D,否则应选择能够矫正散光的多焦晶体。对于性格偏执,纠结的患者应慎重选择多焦晶体。精于术中,指手术应精细,尤其是撕囊方面,一个圆形居中的撕囊能保证人工晶体的居中性从而保证术后的视觉质量。勤于术后,指术后还应继续与病人多沟通以帮助病人尽快适应植入的人工晶体。
对于有的晶体核较硬,视力较差已无法分辨主导眼的病人,谭院长的经验是先为病人植入ReSTOR+2.5D,因为ReSTOR+2.5D视觉质量好,对屈光误差包容性强,通常病人满意度高,再根据病人第一只眼的术后效果和满意度为病人选择第二眼的多焦晶体和度数。
谭吉林 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全国CONMIA白内障学组专委会委员/ 爱尔集团白内障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 重庆市医生协会防盲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眼科专委会委员
从事眼科工作25余年,已成功实施5万余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屈光手术,在《中华眼科杂志》和《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是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优秀手术录像奖,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重庆市“十五”视力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及多次获得“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